第530章 藏富于民(3/6)
>
谢广坤揉了揉鼻子,飞快向四周望了一眼。
“首先,给那些愿意迁往关内的富户发放路引,入关之前,要求各家将银两钱财存入大齐铺银。”
“继续说。”
“等富户出关后,便以路引不对为由,将其控制在辽东,拖延些时日,直到他们的存银到期·····”
刘招孙饶有兴致的听着,觉得这套路颇有几分熟悉,好像在哪里见到过。
等谢阳说完,武定皇帝笑道:“好啊,这便是藏富于民,对这些土豪劣绅来说,好日子还在后头呢。”
这个时代,人们的日常琐碎交易一般都是使用铜钱,佐以碎银;大宗交易则用银锭。
朝鲜两班大臣拖家带口难逃,白银十分沉重,异地搬运困难,不可能随身带着金银。
齐国的豫州银铺为他们换取银票,便可让这些人一劳永逸,买个放心。
本小章还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!
有明一代,白银作为没有完成标准化的称量货币,有一个天然的缺陷:交易时需要鉴别银子的成色、称量银子的重量。
更别说一些私铸者在银子中加入锡、铅等普通金属,冒充足银。
而且,各地、各行业用于衡量银子重量的衡器标准也不统一,所以,无论从哪个角度上说,货币改革势在必行。
当然,既然现在达到了朝鲜,那就只有先用朝鲜富户来试验试验“路引加银票”的神奇威力吧。
“陛下,我们可以提前放出消息,就说把银子存在豫州银铺,存银利息会高一些,不仅不收他们的钱(明代存银要给银铺缴费,千贯三十文),存的多的,豫州银铺还可倒贴银钱给他们,利息翻倍。”
武定皇帝微微点头,对谢阳的建议表示赞同。
“这个豫州银铺,表面是几位晋商打理,实际由我们民政控制,”
谢广坤摸了摸心口,继续道:“陛下,为避免伤及普通百姓,臣建议,这次存银底线为两千两,也就是说两千两起步,另外····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