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六章:乌桥预警(1/4)
众人重新集合,已是临近中午。一合计先回酒店中饭,休息一下再去最后一个景点,说是傍晚观景最有意思。下午3点,众人集合,准备前往最后一个景点,百年柚木大桥。牧良与子书银月,因为要在晚上乘坐高铁,去往高邦,所以提前收拾好了行李,搁置在车上,回来时直接就去车站。考虑到半边红翡玉石不方便携带,将之交给莱比带回地星精英学院。一行人,没有沿着上午的路线行进,而是选择了乡间马路一路赏景。久晴的天空,好不容易聚集了一片云层,下了一阵飘风雨就散开了。太阳重新冒头,笑嘻嘻地光照大地。从城市郊区驶过,无数东西方结合的房屋造型,矗立在马路两旁。玉器作坊、杂货店、香火店、酿酒铺等小生意门店,错位排列比比皆是,人群川流不息热闹非凡。转上乡村小道,车流减少,换成了电动摩托,比小车跑得还快,呼啸而过甚是拉风。逐渐稀落的房屋,平添了鸡鸣狗跳,增多了清新气息,开阔了窗外视界。绿油油的茶树林,刚刚成长的禾苗,青山不老翠色长留。田头劳作的村民,地头玩耍的孩童,天空飞翔的鸟儿,远近相宜自然相容,宛如水墨生活。「看,柚木大桥到了。」「好精致的木桥,好像是叫乌桥吧。」「啊,这么多游客,会不会将桥压垮。」「下面的曼塔湖,水怎么这么少,与网站上的介绍有出入呀。」春风拂面,游人如织。各色叫卖,风幡招展。湖上渔船点点,游人垂钓,远山近水仿佛油画。一行人,在两名地星卫士的前后护卫下,轻松写意地在桥头游逛,不断地点评木桥的沧桑经历与历史贡献。史料记载:这座百年柚木大桥,长达1.2公里,由实心柚木建造而成,以「之」字形跨越曼塔湖。这样的设计可以减缓雨季时,大水对桥的强力冲击,给湖两岸的百姓带来了极大便利。柚木,是丹邦最珍贵的宝藏之一。人们普遍用来建桥筑屋,打造家具雕刻饰品,委实用处广泛,造福地方。两个半世纪过去,岁月悠悠,柚木长存,可见其坚固结实程度,无愧木中之宝。众人跨上桥面,用手抚摸朴实无华、古色古香的木质条纹,体会浓郁乡风,岁月沉淀。深刻感受它的坚忍不拔,与无私担当,人人肃然起敬。到达第一个休息亭,在大家凭栏眺望时,一名地星卫士继续讲述桥的故事。「乌桥上有6个遮风避雨的休息亭,以此体现佛教的‘六和精神即:戒和同修(戒