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98章 韩成在球上扫视一番,指向自己画出的大明位(3/6)
没点破事情的核心?
两人各自费尽心力,竭尽所能,却依旧没能触及问题的实质?
朱元璋和朱标互相对望,脸上写满了困惑。
“究竟……什么是关键所在呢?”
朱标转向韩成,满怀期待地发问。
韩成答道:“父亲大人,请找一幅大明疆域图来,我与您细说,您便知晓了。”
朱标随即离开偏殿,前去安排人手准备地图。
在等待地图送达的时间里,朱元璋和朱标仍在思索韩成提到的关键原因。
他们苦思冥想,几近头疼,也尝试提出几种假设,却始终未能脱离韩成所指的方向。
这使父子俩更加焦躁,同时也愈发渴望了解韩成所说的**。
而韩成趁着这段间隙,把先前在地上画框放置的稻米逐一收集起来,尽量做到颗粒归仓。
这些米经过清洗还能食用。
其实,这一时期的稻米与后世不同,现代人吃的是精加工的白米,极为洁净。
而当时即使是皇家享用的稻米,也不免混杂着些许小石子之类的杂质。
进食时,自然需要仔细淘洗一番。
等到韩成把米全部装好,那张地图也被送到了他面前。
朱元璋与朱标亲手将它打开,铺展在桌上。
两人随后将目光投向韩成,期待他揭开谜题的答案。
韩成仔细观察地图片刻,便拿起炭块,在上面由东北至西南划出一道弧线。
之所以用炭笔而非鹅毛笔作标记,是因为炭迹不会对地图后续使用造成影响。
这道线正是中国的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。
这是高中地理中必备的知识点。
该线大致穿越大兴安岭——张家口——兰州——**——喜马拉雅山脉东段。
“你们看这条线了吗?
它在我们那个时代被称为四百毫米等降水量线,这正是胡汉纷争的核心缘由。”
韩成确认自己的线条无误后,才开始为早已焦急等待的朱元璋父子解说。
四百毫米降水量线?
这是个啥?
怎么就成了胡汉争斗的根本原因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