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26章 雄霸香港(1/6)
又是新的一年(1959)。九龙,观塘牛头角。荣昌重工业在这里买下一片土地,作为第二拆船场地。而此时,这里停着十数艘大船,正在等待检验。陈光良亲自登上一艘二手船,在船上检验起来,旁边还跟着他侄子陈文博,以及其余人员。“船龄三十年,设备方面的情况尚可这一艘,如果好好的维修保养一番,可再使用5年以上。”陈文博连忙说道:“是的,大伯,这一艘已经准备维修保养,而不是拆船。此次从欧美港口买回的24艘船只,有近一半是可以继续运营的。”陈光良点点头,这个侄子做事比较用心,不是个渣二代。他弟弟就这么一个儿子,陈光良有时候都亲自培养和安排陈文博的工作。陈光良说道:“拆船产业,是一个大产业。每一年都有数量非常可观的船只等待被拆卸,同时航运的形式又影响着拆船业的发展,例如现在世界航运不景气,欧美的船东认为这种船与其继续经营或停留在港口,还不如便宜出售掉,这样才符合利益;故而,如今等待被拆卸的船只增加很多。”“另外一方面,我们荣昌拆船要扛起香港拆船产业的大旗,制定拆船的工艺标准,晚一点要拿出实际经验来。因为我知道,后续必然有更多的香港人看到这里面的商机,所以参差不齐的拆船队,会让污染加重。而我们,要作为领袖,制定一些拆船的工艺,然后和港府一同规范拆船业。”荣昌重工旗下的荣昌拆船负责人乔冠昌,拿着本子记录下大老板的话,随后说道:“我们在去年,就有研究拆船工艺,以及去欧美考察,已经掌握比较先进的拆船工艺。最近的实际操作,也会总结经验,晚点整理一份资料出来。”陈光良当即说道:“直接拿给我”“好的”拆船产业,必然污染环境,但比起香港的经济发展,这又是必然要发展的产业。这一波拆船产业必然要兴旺三年时间,因为正好世界航运正好遇到寒冰期,以及船东们纷纷换新船、大船。香港如果把握机会,相当于每年诞生一个数千万港币的庞大产业,而拆船所产生的钢铁,重新锻造后,又可以用于建筑工地,形成一个良性循环。稍后,乔冠昌汇报导:“老板,英国军方有意让我们拆卸他们的航母,他们认为我们的拆船技术比较标准,且规模和设备齐全。”所谓的‘航母’,当然是二战时期的航母,和后世的航母不可同日而语。“这是好事,多拆卸一些航母、军舰,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