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9章 一生武将梦,却入文人书(2/3)
还是会触动到他们的利益。他知道,这大宋啊,软了太久,暂时还是硬不起来的。只有他一个人坚持北伐,又有什么用呢?唉,自己这一生,还能有机会上阵杀敌,驰骋沙场吗?现在他已经四十多了,再等几年,怕是都拿不动刀了。......永乐年间。“南宋的皇帝可真是有意思。”“前有岳飞,后有辛弃疾。”“情愿给金人送这送那,好好的武将都沦为政治牺牲品。”“活该被后人称作“大送”。”朱瞻基开始骂骂咧咧。宋朝的朝廷真是狗啊。当朝廷打算主战,辛弃疾就被重任。而朝廷一味苟合时,辛弃疾就被贬谪,被罢官。总是打一棒子,又给个枣吊着。辛弃疾四十年的时间里,不是被贬就是在被贬的路上,更是反复任官又罢官。辛弃疾也曾短暂带过兵。36岁时,辛弃疾升任江西提点刑狱,前去讨伐走私茶叶的贼寇。多年茶商军之乱,辛弃疾一月平之。然而平定战乱后,辛弃疾的军权就被夺。接着便明升暗降,再次远离的军戎生涯。辛弃疾带兵能力实属一流,从对付茶商军的策略就可以看出来。这么好的武将,就是因为身份问题,还有总是得罪权贵,一生壮志难酬。何其可惜啊!......赵匡胤感觉自己呼吸都不畅了。他先前只是猜测重文抑武的策略可能错了。他现在终于知道这个策略错得有多离谱了。他只是想解决唐后期以来的武人专横,藩镇割据的问题,万万没想到矫枉过正了。明明有如此优秀的武将,却被文官打压。而武将即使成功北伐,例如岳飞,还是逃不掉莫须有的罪名构陷。这样哪有武将敢为大宋效力啊。想为大宋效力的武将,大宋也没给机会!辛弃疾沉浮官场四十年,临死都没有忘记北伐的志向。大宋这种用人态度,不怕把人逼到对面金国去吗?他的大宋才开局啊,他已经想到大宋会怎么灭亡了!赵匡胤顿时感觉心痛无比,于是他打开了皇帝聊天群。“黄袍加身:金人占我北地,北地一心想收复故土的宋人竟被你们称作“归正人”,简直可笑至极!辛弃疾如此衷心,此人可用,为何不用!”“大秦祖龙:可惜了,有远大抱负,却无法施展!”“大汉野猪:本可做一代名将,最后却做了一个词人。真是讽刺啊!若是我的臣子,如此功绩我绝对要给他封侯,说不定就是下一个霍去病!”“至尊二凤:你们宋朝的皇帝也太孬了!”“iUdy:说的对,宋朝不是没有名将,就是这皇